听过了不少器材,越来越发觉要理解一件器材,与其熟读某某器材采用何种新技术、新电路、新理念等一大堆宣传,倒不如实际聆听十分钟来得立竿见影。Hi-Fi最终凭耳朵收货,是骡子还是马牵出来一遛便知分晓。
Chord的顶级器材实力在业界早有口碑,这款小巧精致的Cyan Click 100作为Chord入门级产品声音究竟如何?随即祭出常驻发烧房的器材测试老班底——Cayin CDT-15A CD机、Wharfedale Evo30喇叭、Mainstream Arietta喇叭线和BAD Company SilverLink讯号线。这几件器材虽谈不上高级,但是有一个好处就是百搭。对音乐既有一些味精的修饰,又不至于像白开水一样直白到无色无味,Wharfedale Evo30非常容易推动,与测试器材可以轻松搭配。
首先出场的是KiKi Dee“Almost Naked”专辑中的Take My Breathe Away、Don't Go Breaking My Heart和Blueberry Hill,这些都是录音出色的Live演奏。几曲听罢,Cyan Click的背景宁静透明,伴奏吉他的拨弦张力清晰可辨,不论是歌手Kiki的嗓音还是伴奏的乐器,Cyan Click的高解析力与通透声底都能带出丰富的质感与细节。美中不足的是,或许是声底太干净的缘故,歌手的演绎略欠一份感性。
把相同的专辑以无损WAV格式存入电脑,再以USB连接到Cyan Click 100作为声卡使用,相比CD机输出,USB输出的声音略显暗淡,乐器的分离度与细节都略逊一筹。当然,考虑到附送的USB接线只是几元钱一根的鸡线,数码讯号在电脑内部九曲十八弯经过冗长的电路才能到达USB输出,在电路优化到最短、完全专职于单一功能的CD机面前肯定吃亏,所以其实这并非证明电脑输出音乐不及CD机,而是后天因素影响其发挥而已。
 Harry Belafonte“Belafonte At Carnegie Hall”专辑中的的Cotton Field Home一直是测试男声的必放曲目,测试的时候Harry Belafonte的嗓音不仅要底气十足,喉底音的颤动丰富,Double Bass弹力如橡胶,现场感也要做到让听者如临其境。Cyan Click 100构筑的音场宽阔有致,乐器的摆位与人声的聚焦都准确无误,肥瘦正好。唯独下盘感觉轻盈,Double Bass大牛筋有点橡皮筋味道,演出现场空间的泛音也可以更加充盈,这样现场感与空气感就可以更加出色。
又听罢几张CD,发现Cyan Click的长处在于其宁静透明的背景、干净利落的瞬变和对音乐细节巨细无遗的捕捉能力。在Cyan Click的诠释下,Art Pepper的Saxphone显得分外生猛活泼; Edward Greg的Peer Gynt Suite No.1 op. 23中的管弦声部也闪亮着顺滑的线条。不过Cyan Click体积如此压缩,要求它有摧枯拉朽的低频能量多少有些不切实际。当播放Arther Fiedler指挥Boston Pop乐团演奏Elgar的Pomp & Circumstance March No.1恢宏磅礴的气势和Manger试音碟中的Jazz Variants群鼓乱舞的激烈动态时,曲至高潮处,Cyan Click就显得有点“饭没吃饱”。
其实世界上没有一件完美的器材,巧妙搭配、扬长避短方能发挥器材的长处。Cyan Click功能丰富,玩法多样,更能够把手机、电脑一举整合进Hi-Fi系统,其乐无穷!搭配灵敏度较高、声底浓厚的扬声器和注重中低频的线材,在紧凑的聆听空间中Cyan Click便可以胜任愉快。倘若阁下的系统饱受声音臃肿混沌之苦,Cyan Click就更是立竿见影的灵丹妙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