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天发炮的Torus低音炮
唯一要谈及的技术要点是在家中反复试验后,最终决定把Torus的分频点设在45Hz。其实监听喇叭German-Physiks Carbon的低频在46Hz时便开始降滚(Roll off),因此理论上Torus的分频点设在46Hz,便能让低频天衣无缝地从46Hz一直延伸到发烧房所能产生的最低频。由于Torus的分频点每一级只能调整3Hz,因此只好在45Hz或48Hz之间做个选择。反复聆听之后,最终决定把分频点设在45Hz。原因是把分频点设在48Hz,低音虽然会较为丰满、质感较强,但稍有低频过重的现象。嗜低频如命者会为那直捣黄龙的狠劲拍掌欢呼,不过讲究音频平衡顺畅的发烧友可能会更在意全频的连贯性。不过,音响无对错,关键是发烧友本身的偏好与感觉。因此Torus的外置扩音机让发烧友自由地选择分频点和控制超低音喇叭的音量,是个非常方便的设计。美中不足的是这个扩音机缺少了遥控器,无法让用家能舒服地靠在皇帝位上调整分频点和音量。
记得多年前曾拜读了小弟非常敬重的音响评论家群颖先生的一篇大作。当时群颖先生正在评述Velodyne的超低音喇叭。依稀记得这篇文章的经典之处,在于群颖先生指出使用超低音喇叭的正确之道不在于扭大音量产生巨大的声响和音压,而是在于把超低音喇叭的音量调到令人察觉不到它的存在。调校得当的超低音喇叭只会让人觉得整体音响自然,低频下潜顺畅。最重要的是在超低音喇叭的巧妙协助下,整个音响舞台会变得栩栩如生,人声和乐器的像真度增强。最近与老编讨论这个问题,他一针见血地说当他使用Torus时,整体音响“活”了起来。是的,当小弟在家中使用Torus时,发觉无论LP或CD都更为活泼有生气,“活生感”非常强烈。
过去一个多月日夜使用Torus的经验告诉我,Torus的真正价值不在于让低音的份量加强和下潜得更低,而是让罐头录音“活”了起来,使小弟家中的发烧房变成一个音乐厅,让小弟如痴如醉地欣赏和领略每张LP及CD的音乐真髓。
刚开始使用Torus时,曾“贪心”地扭大音量到11或12点钟的位置,让耳朵和身体去感受雄浑厚重的低音按摩,这确实是非常过瘾的经验。不过,千帆过后,总觉得意犹未尽,原因是官感上虽然得到了刺激,但在音乐上让低音哗众取宠,破坏了音乐的平衡。渐渐地便开始把音量往下调,目前一般都把Torus的扩音机音量设在9点钟。在这个位置上,低音还是可以非常自由地下潜到房间可以产生的最低频率。如果把音量调高到10点、11点甚至12点钟的位置,便会产生低音过浓、过肥的现象,非吾所好也。
自从Torus入门后,每天不论有多忙多累,总会设法溜上三楼的发烧房去听一阵子音乐。也因为这样,才有机会聆听收藏多年的黑胶唱片(LP),感受不同作曲家、指挥家和演奏家所创造的音乐意境。借着这个机会,介绍几张演录俱佳的经典黑胶天碟与大家分享:
1)Albeniz:Suite Espanola Conducted by Rafael Fruhbeck De Burgos(DECCA SXL 6355)。这张LP Side One Band 2的Asturias的低音非常犀利,那排山倒海的低音大提琴和震撼如雷的动态听后令人一生难忘。拥有大喇叭、大功率扩音机和超低音喇叭的发烧友们,这是你们的世界矣。

2)Adagio D'Albinoni/Gary Karr(Super Analogue Disc,KIJC 9125)。Side One Band 1的Albinoni的Adadio in G Minor是发烧友耳熟能详的曲目,请仔细聆听Gray Karr那支1611年的Amati低音大提琴优雅低沉的音色,简直是天籁之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