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初哥聊天之六
漫谈喇叭
文 · 子旋

音箱,俗称喇叭。我对它有种说不出的恋情,因为早在中学时代,我就自己动手制作了一只像床头柜般大小的喇叭箱。

当时条件限制,我参考《无线电》杂志介绍,自己动手做了一架单声道的高传真放大器,配的当然就是单声道喇叭了。

尽管只是单个喇叭箱,但其中的乐趣绝不低于现在购买几千元一对的喇叭。从挑选木料、锯板、刨光、拼合、接榫,到箱体内支撑筋、隔音板、铺垫棉花做吸音材料,再到打磨涂漆上光、固定喇叭单元,前前后后花了一个多月时间,效果也不是很理想。收获是通过自己动手制作,了解到喇叭内部结构,对日后聆听挑选喇叭多了一份直观感受。

音箱款式千变万化,基本构成离不开三样,箱体、喇叭单元和分频器,就是构成扬声器的三个主要部件。

箱体的制作从前都是用上好原木精心打制,现在好原木越来越稀贵,厂家就改用中密度压缩纤维板MDF,表面敷一层木皮。我当然喜欢原木,但实际听下来好的MDF板分别不大,关键是箱体要结实沉稳。用18mm到25mm MDF精制的书架小喇叭,抱在手里沉甸甸的;座地式喇叭更得两人搬抬,这样才能消除谐振产生的嘈音。但有句行话警告说:“内行看质量,外行掂重量”,怕的就是某些不良商家在箱底胡乱灌沙压分量。

高档MDF喇叭箱的外观很考究,在雀眼、胡桃、红橡等真木皮上做足七道复漆功夫,光亮如钢琴,像极了艺术品。我从前以为这是厂家在用“附加值”骗钱,后来才知道对稳定音效也有一定帮助。

分频器有什么用处呢?我们知道,从放大器传出来的信号包含了从20Hz的低频到40kHz以上的高频成分,企图用一只喇叭来表现全频域是不可能的。分频器的任务就对信号进行处理,分解成高频、中频和低频信号,分别传送到高、中、低音喇叭单元。

喇叭通常分高、中、低音三个单元。低音喇叭口径最大, 我们可以用手背在低音喇叭上感受一番,当低音充沛的录音如交响乐在低音袭来时,硕大的振动膜呼哧呼哧地颤动,推出一阵又一阵低音气浪。中音单元是音箱的灵魂,最美的人声主要就是由中音单元完成的。高音单元面积最小,通常是一粒寸半左右的半球体,嵌在箱体顶端。现在很多高音单元是用铝和铍等金属薄膜,我使用的一对金朗II型书架喇叭,就采用铝带高音单元,高频可以延伸到40kHz,在中等音量下听起来依然圆润顺滑。要注意的是,很多小音箱只设高音和中音两个喇叭单元,大多数的书架型扬声器也都如此,这样一来,低音再现实际上是由中音喇叭完成的。

座地音箱 表现全面
喇叭分类有多种方法,对初哥而言,最简单的就是按体积大小分为书架式和座地式。

从发烧的全面性来说,座地喇叭肯定要比书架喇叭好,其动态范围比较大,可以轻易再现大型交响乐的激烈动态。喜欢低频人的应该考虑买座地式,体验那种低频如阵阵海涛般迎面扑来的感觉。如果改用书架型喇叭播放,低频往下沉潜到半道上就消失无踪了。

书架型喇叭虽然低频表现欠佳,却依然受到发烧友欢迎,主要得益于音色无可匹敌的通透性。我多次聆听过史上有名的几对小喇叭,如Rogers LS 3/5a LE、ProAc Tablette Reference 8 Signature等,那种澄明通透,简直就如显微镜下看钻石结晶体,又如雪山峰顶吸一口新鲜空气,实在无以名状的畅快受落。就拿我最喜欢的小提琴演奏来说吧,我在代理那儿做过AB比较,ProAc Tablette Reference 8 Signature就打败了同系列落地式老大哥,其柔滑细腻如丝绸,不沾半点尘埃的弦乐光泽,只有在Tablette小喇叭上才能有如此出神入化的表现。

Pioneer威士忌酒桶喇叭

小弟有幸在谭舵主发烧山寨听过好几晚,巧的是舵主都用书架喇叭来款待我。听过的小喇叭有Roger LS 3/5a LE、Pioneer 威士忌酒桶喇叭、ProAc 2000 Signature,都是发烧榜上的名器,在舵主一流的搭配调校功夫下,聆听效果真是让人绝倒!

音质美丑 耳听收货
挑选音箱,一般的标准是所谓高音通透,中音圆润,低音结实。

这是靠耳朵来评判,主观成分较浓。有一点要提醒的是,人耳适应性很强,一般的音响系统聆听几分钟后耳朵就适应了,结果听什么都觉得蛮不错。发烧老雀的耳朵有意识的长期训练克服了这种适应性。

那么初哥该怎么办?如果对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样的音箱拿不定主意的话,最好的办法就是AB比较。请店主拿出至少两款同价位的音箱,放你最爱听的CD,这时音箱的个性差别很容易就听出来。例如,有的音色温馨柔滑,有的音色秀丽甜润,有的浑身带着阳刚朝气,有的则充盈着阴柔娇滴。要注意的是,作AB比较一定要选同价位的音箱才客观,否则$2,000的比$500好,$5,000又比$2,000的好,这样比下去只会成了堆银子游戏。

凭耳收货少不了掺合个人偏爱。要讲客观就得看指标,初哥应对下面三个指标多加了解。

第一个指标是阻抗值。通常音箱背后会注明8欧姆或4欧姆,也有6欧姆的,但比较少。阻抗值就是对输入电流信号阻力的大小。简单地说,4欧姆的喇叭比8欧姆喇叭需要更多电,因此就更难推些。

第二个指标是灵敏度。一般在84dB到90dB之间。灵敏度越高就意味着音箱对功放的功率索需会越低, 就是玩家们常说的:这对音箱好推。

我自己的经验,用小功率胆机或中等功率晶体机来推,喇叭灵敏度最好不要低过86dB,否则挑选功放机和线材都比较难搭配,目前市面上灵敏度在88dB以上的中低档喇叭很多,其中不乏价廉物美的选择。初哥不要小看灵敏度数值相差只有几个dB,以为差别不大。事实上根据灵敏度的定义dB/W/m,表示输入1W的功率时,距音箱轴向1m之处能获得的声压级大小,灵敏度若相差仅3dB的音箱,要获得同样的音量大小(或声压级),输入功率相差就达到一倍。

讲到这里恐怕又得来一句“话说回来”了。确实,灵敏度并非越高就越好。有一得必有一失,灵敏度太高的喇叭往往采用比较轻的振盆、或较薄的金属盆,音质偏薄、偏亮、偏尖锐。虽然一些发烧细节很容易就听清楚,叮叮琅琅的小零碎多如繁星般地蹦出来,难免让初哥直喊过瘾,但听久了会觉得身上哪里不舒服了,这是音箱设计平衡度欠缺所带来的后果。再看以往发烧史上的一些名器,灵敏度都不太高,有的甚至低到只有82dB,这类音箱非常难伺候,需要输出电流极大的功放让其工作在理想线性区域,一旦伺候好了,播出来的音质却出奇地好,声音厚实柔和而且充满音乐味。

第三个指标是频率响应范围。简单说就是音箱的高频上限和低频下限。显然,频响范围越宽,越能还原更宽的音域。

目前市面上的喇叭来看,高频不是问题,都能达到人耳听力上限的20kHz。虽然我们的耳朵没法分辨出20kHz以上的频率,但我们的感官却能感受到空气中超高频的存在,缭缭绕绕地飘向天外。这感觉就如同朗朗晴日登山远眺,看远处云水相接,蒙蒙不辨,却分明感受到望断天涯的旷畅。

但音箱的低频端就不太乐观,一般书架喇叭最底只能下潜到55-60Hz左右,传奇名器Rogers LS 3/5a LE甚至只能下潜到70Hz,用行家话来说“下半截是空的”。在目前,设计很好的座地喇叭也只能达到30-40Hz左右。好在人耳聆听极限虽然是20Hz,但随着年龄增长听力会下降,到成年时下限只有50Hz。再往下的超低频我们就听不见了,只能用周身的细胞隐约感受到它们的存在。

如果问一句,音箱的低频下限和什么有关?简单说有两个主要因素,一个是喇叭单元本身固有的谐振频率,另一个是箱体的容积。一般而言,口径越大的喇叭单元,谐振频率越低,所以用大喇叭有利于还原更低的低频。此外,较大的振膜面积在同等振幅的前提下可以推动更多的空气,容易获得更多的低频量感。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座地喇叭的低频要多过书架喇叭的原因。

ProAc 2000 Signature

好,让我用一句话总结初哥挑选音箱时三大指标的要诀:灵敏度在86-89dB,阻抗8欧姆,音频响应范围50-30kHz!符合这个范围的音箱基本适合初哥使用,价格适中,挑选余地也大。

关于音箱,经验老到的老雀们三天三夜也讲不完。以上是小弟根据自己的粗浅理解,为初哥抛砖引玉。


 




>> 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