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来时路

文 · 富文

为了听好的音乐,两年前我动念想买一套好的器材。

早年大部分时间和金钱都花在摄影上了,一直到两年前,手头上才有了一笔钱,经老婆大人恩准,方得以上门找到老友“夺命标”,要他帮忙介绍一套系统。

在熟人里,“夺命标”是出了名的Burst Budget的好手。我给他七千元的Budget,结果搞到后来居然要付一万多元的帐单!

钱是花得有点心痛,不过系统开声听了之后,才了解“夺命标”的用心良苦!我真是感激不尽!

这套系统就像联合国开大会:意大利的Sonus Faber Grand Piano Home扬声器、加拿大的Bryston BP 25前级、美国的ATI 1502后级、英国的Musical Fedility A3 CD机,所有接线都用价格公道的Sonic Art银线。

找了一个周末,我向老爸借了车子,花了两天的时间,把所有器材统统载回家,当然还包括笨重的扬声器(心急嘛!)。

这一次可说是让我劳心劳力,元气大伤呢!但也总算在2001年农历新年之前搞定了整套系统,可以开始听音乐了!

我想,不会有人象我这样,连试听都没试听,就下槌花一万多元买系统吧? 不过,我对“夺命标”的Taste有信心。

老天也真关照,“夺命标”介绍给我的这套系统还蛮合我的胃口:音色干净,沉稳、平衡、中性、不带色彩。

我听的音乐以古典居多,并以西洋乐为主。买了这套系统后,听音乐变得更有乐趣,日益让我沉醉其中。这种沉醉和痴迷使我变成了一个CD收藏迷。在此之前,我只有大约200张CD,但现在我手中的CD却有将近一千张!

那段时间,我疯狂地选购CD,其中有80%是古典音乐,其余的是流行歌曲和发烧CD。西洋乐曲里有代表性的曲目我几乎都有了。

不久我又心血来潮,认为除了听得广,也应该听得专,所以又开始收集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到目前为止,我已收集了74个不同版本的贝多芬协奏曲,其中三个是DVD版,另一个则是SACD版。

本来“夺命标”介绍我买Heco扬声器,但那时刚好《视听艺术》大力推荐Heco,结果市场上卖到断货。我急着想赶在新年之前搞好我的系统,于是就买下了Sonus Faber的Grand Piano Home。

当时一看到Grand Piano,便被它的外表给迷住了!(又要被人骂了,买hi-fi不听音响,只看外表!)黑色的钢琴木,精致的手工,还有那一层意大利真皮,wow!

从此以后,我心目中的扬声器就非Souns Faber莫属了(梦想Amati Homage……)!尽管当时Grand Piano比Heco贵了大约一千元,但我没有后悔买下它。Grand Piano的音色一点也不马虎,听弦乐和人声非常悦耳,要听Jazz、rock也绝对没有问题。不过,它绝对不是那种有狠劲、有爆发力的扬声器。

开开心心享受了三个月美妙的音乐,元气恢复了一点,我便添购了Schroers Focus 72器材架,把器材一件件井井有条地放好,同时也购买了Bedini Ultra Clarifier。把CD放进Bedini后再放进CD机播放,哗!不可思议!音乐似乎都兴奋起来了!

之后我又买了Magnet LC-1电源洁净器,Harmonix的Speaker Enacom和JPS Lab GPA电源线。东西买回家便统统装上系统去,懒得做A/B比较,也不知道是不是有很大的分别。管它呢,还是那句话:听音乐重要,不妨偶尔花花钱宠宠自己。

一年相安无事。可惜,一天不知怎的,我的A3 CD机的电源组件突然烧掉。我伤心地把A3送回代理商那里去修理。

那段没有音乐听的日子可真是难受到差点跳楼!

没有办法啦,只好把家里的那架Marantz CD 5000接上去听:效果差远了,比A3输了好几级。不过,CD 5000的价钱只有几百元,当然不能和两千元的A3相比啦。

刚好,那阵子SACD开始面世,而且我早已决定不玩唱片和胆机,所以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决定买架SACD机来玩。

当时SACD的走向还不明朗,软件也不多,而我也是活到这把年纪了才第一次走在科技的前端,敢敢去玩SACD。

当时选购SACD机有个问题:买便宜的,玩SACD固然好(SACD即使是便宜机型,也能制造出比CD更好的音效),但用它玩CD时,可能就比不上A3了。

左思右想,我最后下槌的是三千元的Marantz SA 14双声道SACD机,同样价位的双声道SACD机在播普通CD时应该会比多声道的SACD机来得强吧!

把重达15公斤的SA 14搬回家后,我便开始了收集SACD的日子。我现在手头上有近四十张SACD,其中有一半以上是Classical的SACD。那时候SACD并不普遍,有很多是我从互联网站Towerrecords. com和hmv. com购买的。

一年后的今天,我看到更多的厂家,尤其是生产高档器材的名厂,也开始生产SACD机,真是令人心花怒放。

与此同时,本地几间热门的发烧CD店也开始大量地推出SACD,我更觉得SACD这张牌打对了。目前可和SACD分庭抗礼的是DVD-Audio,不过播放DVD-Audio需要专用的DVD-Audio机,而我喜欢的曲目十之八九都是SACD,所以只好放弃。

等了好几个月,才将修好的A3带回家,我发现SA 14的高、低频会比A3去得尽,但A3的狠劲却是SA 14不能相比的。到了今天我还是舍不得卖掉我的A3。当我听人声和SACD时,我会用SA 14,听Classical时,则比较喜欢用A3。

当初买系统的时候,家里只有两个人,听大型的交响乐不成问题,随时可以让系统爆得天翻地覆。但不久我的儿子和女儿出世,家里多了两个小活宝,听吵闹的音乐便成一个问题了。

白天要工作,有空听音乐的时候都是在晚上,音量开得很低,总是担心会吵醒我那两个可爱的宝贝。

考虑到这些因素,我买了Sennheisor HD 600耳机。HD 600用Bryston BP 25的耳机输出来听,高频比较圆滑,有点“胆”味。我已从美国订购了一条Cardas的耳机接线,可惜还没送到我家,不晓得HD 600换上Cardas之后效果如何?

除此以外我还利用每天上下班乘搭地铁的时间来听音乐。用的器材是Philips随身听,Rolls Headphone amp和Sennheisor的HD 280 pro的耳机。

最近手头上有一笔钱,心痒痒地想把ATI换掉,改用Bryston的4B SST。Bryston的总代理又愿意做个顺水人情,同意收回我的ATI,于是我便狠下心买下了4B SST后级。

在我的系统里,SA 14 SACD机是用Balance XLR连接Bryston前级。

XLR和RCA相比,我觉得XLR的背景更寂静,音场更宽大,现在买了Bryston后级,前级输出到后级也可以升级用XLR接线了!

Bryston的总代理送货上门时,经他指点,我才发现后级的电源线直接接上电源,比通过我的Magnet电源洁净器效果更佳!怎么一回事?细读Magnet的说明书后,才发现原来给后级的插头电流只有4A,难怪喂不饱后级,可怜我的ATI被我饿了这么久!

4B SST的效果又怎么样?我太太是觉得Bryston比较顺耳,高频似乎比ATI来得圆滑,各个乐器的定位使整个音场都扩大了。

可惜ATI已被拿走了,无法直接做A/B比较。不过话说回来,我总觉得做A/B比较烦得要命。时间有限,要听歌都没有空了,那来的心情翻来覆去地做A/B比较呢?

不过老实说,ATI的表现也绝不会逊色,而且价格大众化,绝对是件物有所值的后级,肯定可以推荐给口袋不太饱的发烧友。我那架ATI摆在Bryston总代理那里,不到两个星期就名花有主了!

用了Bryston后级也给我解决了两个小问题。一是我现在可以任意关机,扬声器不会有“碰”的一声,以前用ATI时,我必须在关上ATI大约三分钟后,才可以关BP 25,不然就有会发出“碰”的一声。以前ATI配BP 25,在没有播放音乐时,耳朵靠近扬声器高音单元,可以听到像驳船似的杂声,现在用Bryston前后级,那驳船声已改良为持续的微弱“沙沙”声响。

Bryston BP 25前级也相当实用,它提供了Balance XLR和RCA的输出和输入。同时因为BP25可以换XLR的Phase,我便可以任意对调XLR的正、负两极。

我的Marantz SA 14 CD机的XLR是美国的规格,而Bryston XLR用的却是欧洲规格,因此要把Marantz接上Bryston的XLR,须将Bryston的XLR的Phase对调,就不用更改XLR的接线了。

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这几个月发现,公司里原来还有另外三个发烧友。我这才明白:一个人要烧是烧不到那里去的。但是一旦四个人一起发烧,哗!不得了,真的是烧到无法控制呢!理由很简单:发烧友不多,发烧路寂寞,一旦找到发烧知己,你说,还能不兴奋到发高烧吗?

Cheers!

 

 

>> 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