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黑胶
文 · 潘耀田

谈起黑胶唱片,华乐(或中乐)部分是不能忽略的。严格来说:当初我的黑胶之旅还是从华乐开始的。

华乐黑胶唱片最初都来自中国大陆,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至九十年代初渐渐在市场上消失,整个过程仅有40年左右。

还记得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本地的华乐活动方兴未艾,当时国家剧场艺术团属下的华乐团,虽然还称不上半职业,却是新加坡第一个有练习津贴的业余华乐团。无论在组织和演奏水平上,都是当年本地华乐团当中的佼佼者。

我和谭泽江(本地唯一华文视听杂志“视听艺术”主编)、易有伍(著名录音师,香港与雨果唱片公司老总)、李粉德(新加坡Musart Edu Hut音乐学校老总)、唐锦成(香港中乐团大革胡前首席)以及杨秀伟(香港中乐团前团员,今嘉兴企业老板)等一班老友都是在国家剧场华乐团学习成长的,及后也一同参加了教育部课外活动中心属下的青年华乐团,七十年代初还随同青年华乐团一起“远征”瑞士。

那时大家对华乐都热火朝天,但由于当时的“排左反共”政治气候(当时谁又会想到有一天我们会热衷于搭乘中国经济发展的顺风车),间接使到来自中国大陆的华乐资料、乐谱和录音都非常欠缺难寻。尤其是唱片录音,最初都是78、45和10寸33转“中国唱片”。后来有好些年“中国唱片”都被禁止进口,取而代之的是来自香港,如:“艺声唱片”的同类录音。“艺声唱片”早期基本都是45和10寸33转录音,直到八十年代左右才有12寸33转录音。值得一提的是,早期的“艺声唱片”,无论是音质甚至唱片编号(M字头)几乎都和“中国唱片”一模一样,只是标签、乐队和曲目改头换面而已。

由于“中国唱片”被禁,蜀中无大将,和同时期的其它华乐、民歌唱片牌子,如:“英雄”、“丽声”、“双环”、“罗盘”、“天女”、“海鸥”、“良友”以及“东风”等等相比,香港“艺声”算是最“正装原版”的,因此价钱也比较贵。价钱一般从S$2到S$5不等,以当时的消费水平来说,并不算便宜。除了早期的“艺声”唱片比较能和原版“中国唱片”音质相比之外,后来的“艺声唱片”和一众翻版唱片音质有时分别不大。 那时一有几个闲钱,首先便想到买唱片。印象中,华乐唱片在大街小巷的店子甚至街边的摊子都能买到,但原版唱片一般我们都会到小坡的香港艺声唱片代理美丰公司或青年书局去买。那时的青年书局位于今天的书城一带,店面不大,店里除了书以外,还有很多78转旧“中国唱片”。

美丰公司则位于如今的半岛酒店旁边那一块,是一排旧式店屋中的其中一间;店老旧,光线不足,显得昏暗。店员一中(年)一老,老者热心亲切,和气生财。在我们的央求下,有时还偷偷卖给我们一些“来路不明”的“中国唱片”。当年《黄河》钢琴协奏曲刚出炉时,我们便第一时间在美丰买到,唱片乐曲介绍册子里头赫然还有几则毛语录。另一位中年店员态度就不那么友善,也从不肯卖“中国唱片”给我们,并且常年都郁郁寡欢、脸色沉沉的,不巧碰到他值勤算我们倒霉。那时我们年少淘气,私下便称他为“美丰脸”,其实他的脸既不美也不丰,我们就算是“以德报怨”吧。如今回想,美丰可能是间“左店”,不然,哪来这么多“中国唱片”?“美丰脸”也可能是个“左派”,知道我们来自当时左派团体所不以为然的“国家剧场”,因此常让我们瞻仰他的“美丰脸”。

闲话表过,言归正传。西洋流行和管弦乐唱片,从五十年代开始便有身历声(stereo)录音了,但中国华乐唱片(包括“艺声”唱片)迟至八十年代左右才有身历声录音,之前都只有单声道(mono)录音。当然,七十年代也有相对少量香港的“风行”、“新风”唱片公司出版的身历声录音。虽然同样是华乐,但演奏格调“港风”另类,让听惯了中国演奏家及乐队的笔者很不习惯。

华乐录音当时的首选当然是“中国唱片”。五、六十年代的演奏技术尽管普遍不比目前的水平,录音种类也不多,但胜在诚挚纯朴,令人感觉深刻耐听。当时一般人经济都不很充裕,因此一张唱片从头到尾反复听个几十遍,听得滚瓜烂熟是常事。那时华乐虽然不如今天的水平高和普及广,但似乎也没有今天的“速成”和“功利”,就和当时的唱片制作、录音一样。

>> 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