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e Of The Art

SOTA STAR唱盘

文 · 许统原

SOTA Industries是美国一家小规模的音响生产商。SOTA是State Of The Art的缩写。除了生产唱盘之外,SOTA也生产了一个广为收藏家所乐意收藏的圆柱形MC唱头放大器。这放大器是由音响奇才John Curl所设计的,John Curl为何许人?年轻的发烧友可能不知道,但Mark Levinson早期便是靠John Curd所设计的Mark Levinson JC-2前级打下江山,已绝迹的Synmetry ACS电子分频器也是出自他的手笔。

SOTA唱盘早期只有几个号型,不过后期多了几个号型,从最便宜美金700元的Moonbean,Comet,Satellite,Jewel,Sapphire,Star,Nova,Cosmos到8680元的Millennia,所有的唱盘都没有唱臂。

SOTA的设计者是Rod Herman和助手——物理学家David Fitcher。Herman的理论与Linn Sondek LP12有些相似,但又有些不同之处。根据牛顿物理学定律,SOTA的唱盘设计得非常重(有23kg)。Herman认为,唱针拾起唱片的音乐讯号时,有相当强的能量传输到唱臂上。如果这能量没有好好处理或控制的话,将会回输到唱头上,这会模糊音讯的细节。

解决以上问题最容易的方法是采用阻泥(damper),如早期SME的唱臂油槽阻泥,但这会造成音质呆滞。Herman的方法是加大副底盘的质量,而消散能量最佳的媒介为极高质量的铅,铅在声学上也是一种很死的材料,于是采用重达18磅的铅来制成副底,而转盘本身也一样用重达13磅的铅。因为副底盘比转盘还要重,因此,稳定性非常之高。除此之外,转盘的外围也比内围重,飞轮效用更加强许多。每个转盘都在工厂经平衡处理后才安装在转轴上,这好比轮胎平衡,汽车才能平稳地以高速行驶。

在支撑系统方面,因为转盘和唱臂的重量都不一样,一般的唱盘都采用较硬的弹簧放置在唱盘部份以支撑唱盘的重量。可是,不同支撑力的弹簧有不同的收缩和伸张系数,这导致支撑系统受压力后上下左右扭摆不已,破坏了唱盘的稳定性(图一)。

图一

为了改进稳定性,SOTA采用了四个弹簧系数同样的弹簧,安置在副盘的四个角落(图二),而在副底盘的右边(唱臂)装了一个小槽,而槽内可盛小铅粒以达到平衡重量的效果。

为了更进一步平衡副盘,Herman还把四片铅块安放在不同地点(图二),来调整平衡。四个弹簧的旋转方向是互相相反的,于是受到压力时,此支撑系统,只上下起伏,而不会左右摆动或扭曲。在设计唱片垫时,SOTA的方法和另一名盘Oracle一样,SOTA转盘的顶层是acrylic和软垫,中层是一种特别的阻泥以吸收振动。SOTA的转盘支撑系统十分精密,它采用蓝宝石的碟状(thrust bearing)承轴槽,蓝宝石的硬度比钢还要硬,而且更耐磨,但缺点是易碎。所以它有一个特殊的保护锁定装置,在搬运时可保护宝石的安全。

很多唱盘制造商都因CD的崛起而消声灭迹,SOTA也经历了同样的命运而沉静了一段时期。在1997年,SOTA被夫妻档Mr. Kirk和Donna Bodinet所收购。

谈了那么多有关SOTA的设计,最重要的是重播效果如何?它为什么有收藏价值?

SOTA的优点是中频非常自然,没有太多的味精,低频的质感强而有力,它虽然不像EMT 958那样拳拳到肉,但它比较沉而长。它保养容易,不像Linn那样时常要调整三支弹簧的撑力。

图二

谈了优点,SOTA有没有缺点?当然有,SOTA的致命伤是木制唱盘座,它会吸收空气中的湿气而膨胀,整个盘架便需要更换,唯一没有这个问题的唱盘是铅座唱盘Millennia。另外一个要注意的地方是唱臂,因唱臂和副底盘的连接性很重要,Herman不建议使用一些支撑式唱臂(Unipivot,如Mian Aero arm)或刀锋式如SME。早期SOTA的motor的摆动率比较高,这对音质产生影响,在重播时会使人有一种不稳定的感觉,尤其是重播钢琴独奏时更加明显。

SOTA可改进的地方是外接一个稳定的电源供给器,把DC motor换上一个24极,高控力的DC motor。Mr. Kirk接手后,SOTA提供了upgrade服务,而后期的SOTA都已经加以改良。副盘的重量从18磅提升到22磅,加上改良的软弹簧,使悬挂系统的谐振从2.55HZ降低到2.5HZ。

因副盘的重量挂在弹簧的底下,于是地心吸力有效地帮助,使整个系统更加的稳定。

SOTA唱盘除了设计优良之外,保养也容易。在众多的型号中,STAR是物有所值的选择,一架细心调校好的Star可以和目前所谓的万元级唱盘比较而毫不逊色。


>> 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