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雨果”老总易有伍

文·【高杨


经过两次“雨果”欣赏会的成功举办,相信本地大部分华乐爱好者及音响发烧友,对这位同乡已相当熟悉。他的确有着成功人士所具有的远见、自信与幽默。如今“雨果”一年能发三十张左右的新片的确不得了。在主编的安排下,我有幸的和易先生作了一次专访。以下简称易先生为Y,笔者为G。

G:这次的欣赏会你觉得如何?

Y:非常成功,从票房上来讲,去年第一次作,大家心里都没有底,这次一早就准备好了,先宣传第一场然后再作第二场。

G:两次欣赏会的音响比较起来怎样?

Y :今年的扩音机的能量比较好,去年的有一点刚刚够的感觉;喇叭方面中高 音不错,八寸的低音单元在物理的特性上已经有先天的限制,事实上已经很不错了。我们还在均衡方面作了一些调整。

G:我在工作及生活中经常发现专业录音师和发烧友虽然都同声音打交道,但要求则非常不同。现在经常觉得发烧友有时在某些设备的级别要求上大大超越了专业要求,这个现象您怎么看?

Y:这主要是两方面的要求不同。录音室的器材要求稳定,声音其次,他们需要真实的再现每一轨声音然后用技术去改造、合成它,而发烧友要听的是定位、音场、深度等。

G:对,这就好像许多录音室都用Yamaha NS-10M一样,声音没什么,但录音师为了要知道他所做出来的音乐在普通音响系统上的效果,因此他也一定要用,终究大多数人听的是普通器材。

T:讲到录音,苏联的情况又怎么样?

Y:我觉得他们的录音师是蛮严谨的,器材、环境都保养得不错;我每次录音助手都不同,但每次合作都很有默契,助手很快的就知道我要的是什么,即使有些人不会讲英文也不要紧,因为大家都很专业。

T:他们如何协助你?

Y:摆麦、接线,当然我自己也会动手摆麦。

G:麦都是你自己带的吗?

Y:是的。

G:你较常用的麦是AKG,对吗?

Y:对,有时我也用Neumann,但全用就不行,因为声音太肥了。至于U87则是一只很讨好的麦,尤其是录人声。大陆的799胆麦我也有一只,主要用来录贝斯(Bass)。不仅效果好,价钱也合理。

G:您的公司不断成长、发展,最困难的是什么?

Y:主要是制作费每年上涨得太厉害了!例如大陆的飞机票每年起价、酒店以前每天百多块,现在则要三百多,音乐师和录音室还可以。

G:他们的录音技术如何?

Y:我觉得每个国家的习惯都有所不同,苏联喜欢用多只麦合成后再用器材加残响,声音硬、比较适于广播,但对我来说就不行,因为我的顾客是另外一批人。大陆也有类似的情况,大陆的录音师总是把人声调得大大的,许多东西已经样板化了。

G:以前你做比较多独奏、室内乐的录音,现在是否转向大乐队发展?

Y :我想应该是以前没有能力做大,而现在可以了。今年我要做这么多大制作,也是关系到我刚才讲的成本不可预测的上涨,我要把握现在,我现在有这种精力,我就要去做。

G:其它问题呢?

Y:拿大陆来说,就是盗版问题。他们在立法、执法上还非常不健全,去年我们在大陆的营业额下跌就是盗版。

G:你现在大多用什么器材?

Y : DAT我用Studer 780,它的声音较接近模拟机,带子我用天龙的,如果需要调音台的话,就用我自己改造的Tascam80,它体积小,本身没有EQ,线路设计没有多余的地方,非常实用。

G:接下来还有什么新的制作计划?

Y:我们会做香港作曲家罗永辉的作品,大陆陈哲、叶小刚等等。

G:有没有想过做爵士?

Y:我觉得很难,因为它不是中国人玩的,我们没有这个根。

G:从录音技术来讲,你现在最期望搞的是什么?

Y:歌剧,或者像马勒第八这样的作品。

G:有没有可能在新加坡制作一些东西?

Y:很难说,要看机会,有时唱片的诞生是一种机缘,当你遇到一些合适的人或环境就自然出来了。

当晚还跟易先生谈了很多,除了音乐还谈到了他所热爱的摄影。我始终认为能把自己的爱好与事业结合起来的人是最幸福的,而易先生是极成功的一位。

>> 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