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之声”
亚太最具代表性的录音 

文·【谭泽江】

“无中生有”是魔术的最高境界,但真正将“无中生有”发挥得淋漓尽致的并不是魔术师而是唱片公司。许多唱片公司都会从以往的录音中,选出精彩的曲目结集成辑,再加上一些巧妙的点子与绰头,便能卖个满堂红!最佳的例子莫过于DG公司出版的Karajan(卡拉扬)Adagio(慢板)。

卡拉扬的指挥具有君临天下的气势,但他所处理的慢板,音色之美与意境之深邃,简直是是风华绝代,绝世无双!因此,Karajan Adagio一推出便大受欢迎!当然,接踵而来的Karajan Adagio 2更是不在话。其实,两张Karajan Adagio的曲目全都选自以往录音中的慢板,但由于选曲精彩,指挥更是处理慢板乐曲的高手,即使不常听古典音乐的朋友都爱不释手。

今天要介绍的“亚太之声”(FIM XRCD 064)亦是一张精选碟,但FIM的老总将“无中生有”运用得更为神奇!以往的唱片公司都是从自家的母带仓库中选出精彩曲目,但FIM却是隔山打牛,从别人家的仓库中精挑细选结集成辑。

“亚太之声”总共收录了十二首曲子,分别选自亚太十二家较具代表性的唱片公司,如:FIM、雨果、三盲鼠、雨林及柏菲等。据FIM的老总表示,制作这张专辑的动机主要是为了更广泛地将亚洲的音乐与录音介绍给其他地区的发烧友,让发烧友有更多高质素的录音可供选择,而唱片公司亦多了商机;一石二鸟,何乐而不为?

从发烧友的角度,单单一张CD便能听遍目前最具代表性的录音,当然求之不得!对唱片公司而言,这可是一次实力之战,极富挑战性!

细听以上十二首曲子之后,发现这些曲目虽然都是唱片公司的代表作,但录音及演绎仍有高下之分。说到演绎与录音俱佳的曲目,则以雨果的《初次尝到寂寞》及三盲鼠的The Way We Were为首选。

雨果《初次尝到寂寞》的XRCD相信发烧友早已人手一张,母带经FIM重新处理后,残响多了,但音响也稍朦了,钢琴的音响不如原版的铿锵与通透。不过黄红英的歌声却变得更为柔和,原版的歌声反而显得稍硬及带有火气。两个版本虽然具有不同的趣味,但各有千秋,值得一听。

The Way We Were是专辑中另一精彩演奏与录音,亦是日本三盲鼠唱片公司的代表作,在1976年曾获得日本最佳制作奖。

The Way We Were是一首爵士乐三重奏,由Tsuyoshi Yamamoto演奏钢琴,拍挡的还有套鼓及低音提琴。Tsuyoshi的音乐表情极为丰富,演奏收放自如,将这首缠绵悱恻的乐曲演绎得入木三分,自始至终都弥漫着一丝淡淡的惆怅,非常凄美,令人不胜唏嘘。唯一令我不快的是低音提琴的拉奏,宛若老牛拉车,大煞风景!

听The Way We Were时用的是Viola Cadenaz前级、Viola Symphony功率放大器及German-Physiks Carbon II扬声器。它的录音相当出色,音响平衡自然。钢琴的音响虽然不如《初次尝到寂寞》的铿锵,但大起大落的琴声具有绝佳的动态、裕度与弹性,令人拍案叫绝!

《白云的故乡》是一首非常通俗好听的歌曲,领唱的陈洁丽,音色纯美深情,再加上同样清纯柔美的女声伴唱,相信很多人一听就为之倾倒,拜倒在石榴裙下!这是一个典型的录音室制作,伴唱女声以近距离方式收音,虽然结像清晰得你可以见到一张一合的嘴巴,但却缺少了融和的气围。此外,这个录音的电气噪音也较高,听觉上感到较累与较燥。

除了以上三首曲子外,“亚太之声”还有另外九首风格迥异的曲子,如:朱哲琴唱得有如气喘般的《六世达赖喇嘛情歌》、蔡琴刻骨铭心的《痴痴地等》、古璇沧桑委婉的《长城谣》等。“亚太之声”让你听遍亚太最具有代表性的录音,也同时让你认识不同录音师的优劣与层次,具有很高的欣赏与参考价值!

>>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