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胶寻古

文 · 桠柴


近日在一票友人的鼓噪、煽动、怂恿、热心帮忙张罗唱机、调校唱臂、购买唱针、相赠唱片、高唱LP的伟大妙处之下,动了凡心,加入发烧黑胶唱片的行列。如今天天陪着古老唱片玩乐,许多上个世纪大师们的经典录音,在小弟的发烧房里响起,除了身心烧到冒烟外,更有感恩与惜福,所幸遇上非常之士广种慧根,愚人福缘匪浅,得道升华,这里一并拜谢各路好汉、诸家众神。


听近期的罐头音乐(CD),要让人感到兴奋与惊喜,难矣!前辈音乐大师们独有的魅力与特质、个性的发挥、敏锐真情的宣泄,总是让人怀念。当今音乐家表演,常是一种效率下的惯性,而个性的张扬与情感的宣泄,消失已久的歌赋文采,动情、动心、动人的演绎已不易复得,奈何!正因如此,唯有从旧唱片中寻找那久违的风流。Stokowski的音乐演绎,恰恰正是这样的才情洋溢与独特的风格吸引了无数的乐迷。


有乐评人称波兰裔指挥家(父亲波兰人,母亲爱尔兰人,出生英国)Stokowski(史托考斯基)是一位乐队的音响调色师、管弦乐队的魔术师。听过Stokowski的录音后,深深地觉得他确实能将乐队玩出火花,把音响彩得繁花似锦,尤其是他对音乐节奏的洞察力,弹性速度(rubato)的应用,教人叹为观止。


一千零一夜是一首通俗易懂的经典作品,本人已有史氏的CD(Decca 417753-2),多年前听后印象深刻。记得当时深感Stokowski处理速度变化非常精彩,整个录音到处充满惊奇,火花四溢,又不让人觉得过火,妙也!



如今有幸得其LP,聆听后依然心头鹿撞,还多了几分High意,是故为文作书告之天下,后知后觉的激情与傻气,还望海涵!此版LP是London唱片社在数十年前运用当时的尖端录音技术(Phase 4 stereo)录制。


此LP的录音十分精彩,特别是弦乐的音色,是种难以言表且揪人心肺的音质,弦乐器特有的韧性、温润、张力、群感,会让你听得眉飞色舞。喜欢爆棚的朋友,此盘肯定让你过足瘾头,从细微力度变化到凌厉动态的放送,瞬态反应、空间感、定位等发烧要素,似乎是录音师对发烧友刻意挑逗的手段,听后绝对举手缴械,瘫痪在皇帝位上,如此狼狈落难,你愿意以身试法吗?


小弟感兴趣的是Stokowski的演绎,虽然他那非常另类的出格表演,与常态演绎有很大距离。然而,若慢慢聆听,久了也嗅出别味,首先是小提琴独奏(独奏家是Erich Gruenberg)的音色绝美,乐思的铺垫情尽韵致,他将说故事的女主人翁Scheherazade刻画得栩栩如生,透过那妩媚性感、缠绵悱恻的琴音,展现出难以言喻的心理变化,让听者产生了淡淡的幽怨与哀思;在西乐里,本人极少感受到此般情愫(这是否所谓的东方情感——幽怨、惆怅,就不得而知了)。从第一乐章里小提琴独奏温馨深情,到第四乐章末的揪心落寞,如此愁绪万千的音色只能在LP里寻得(以本人监听系统的效果而言,CD的音质就有很大落差),听了此盘后,所有对LP的投入,换得了莫大的满足感,真是无悔无怨。此LP里的大提琴音色之美,无论是独奏的落落大方、群奏的潇洒雄浑、小提琴组的高音穿透力、或是G弦上的松香味,将黑胶碟的魅力展现无遗。此外,史氏在音乐逻辑上的推展铺张,在在显示其高超驾驭乐队的能力,众多团员似乎着魔般地狂飙,数十人演奏弹性速度(rubato),其整齐度会让人目瞪口呆。有人说史氏连他的一头鹤发,都能诱导乐师尽情地为音乐卖力。信焉?


整张LP里,最痛快淋漓的是第三乐章里的弹性速度,那种松紧转折,只得一字——巧!另外就是史氏调节音色的能力,这里举个例子:在第二乐章里,原来谱上并没有木琴(Xylophone),他竟然用上它,而且颗粒感鲜明,多了木质的古朴味,也多了强烈节奏的刺激感,妙!另外,在第三乐章里,小军鼓不加snell(在其它版本中,不曾听过)鼓声皮革味特重,多了突兀、少了些融合。由此可见,史氏演绎风格之出位与大胆!


听了这张唱片后,小弟赶紧跑遍横街窄巷,大商场小摊位,都找不到一张后备的旧唱片,而这张唱片也不能长年累月地播放摧残,免得英年早逝,只能将它安在藏经阁里,他日友人踢馆或在耳顺之际,邀约三五知己,煮酒论剑盛情款待时,才让自己重温着此刻的High意。
>> 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