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院魅影

文·【罗宾唐】


《剧院魅影》的诞生可追溯至上世纪初期。法国作家Gaston Leroux 于1911年出版了这部同名小说,次年小说就被翻译成英文发行。自此各地逐渐掀起一片“魅影”的热潮, 故事曾多次被搬上舞台及银幕,单是电影版本就有27个之多,其中大多数是恐怖片。最早一部电影在1913年出现,而1925年由Lon Chaney 指导的版本则被公认为最具惊栗感的一部。除了恐怖片以外,《剧院魅影》也曾被拍成不同类型的电影,例如导演 Brian de Palma 于1974年就曾把这个故事拍成摇滚乐,取名The Phantom of the Paradise。当时这套电影有这样的一段宣传短句:“He誷 been maimed and framed, beaten, robbed and mutilated. But they still can't keep him from the woman he loves.” 这句话告诉了大家,原来故事中有一段至死不渝的爱情。

据说作曲家韦伯(Andrew Lloyd Webber)在看了原版小说之后,发觉“魅影”其实是一个有知识、有灵魂的优秀的建筑师、魔术师,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作曲家,他的悲剧是爱上了美丽的Christine。与怪物相比,韦伯更愿意写一个生活在不同世界及值得同情的人。

1986年,韦伯依此名著改编为音乐剧在全球各地上演,至今票房已高达XX 亿美元,它被誉为本世纪最成功的音乐剧。对韦伯来说,这将是永垂青史的历史性成就。《剧院魅影》自1986年10月9日在伦敦Her Majesty's Theatre 揭开序幕之后,随即在全世界引起一阵魅影热,他带给全球每位观众的美丽回忆至今仍持续燃烧中。 不知不觉,《剧院魅影》已在伦敦及纽约舞台演出了将近二十年之久,时至今日,《剧院魅影》仍然每晚在伦敦西岸及纽约百老汇的剧院上演,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观众总是对这部经典音乐剧情有独钟。 除了在英、美演出外,过去已有十七个国家共一百个城市响起此歌剧的乐声。

早在1988年,韦伯把《剧院魅影》带进百老汇之后(1988年1月26日于纽约Majestie Theatre 首演),就与舒马克洽谈改编成电影的可能性。他找上舒马克的原因是钦佩其导演的卖座恐怖惊栗片《粗野少年族》的手法,他更欣赏舒马克对音乐绝佳的鉴赏能力,同时也善于使音乐与剧情相辅相成。然而不久后,韦伯与Sarah Brightman(大家都应该知道的美声天后,也是Christine 的首演者)的婚姻触礁,两人分道扬镳,于是韦伯决定展延拍摄这部电影。之后又因为舒马克的档期实在非常忙碌这期间舒马克拍摄的电影计有 Batman Forever,Batman and Robin,The Client,A Time to Kill,Dying Young,8MM, Tigerland 等,使他俩的《魅影》计划不得不押后进行。

两人合作的时机终于在2002年12月出现,当时他们在伦敦见面,韦伯再度提议制作此片。舒马克此时也已完成手上的所有影片,于是一拍即合。舒马克表示:“他非常喜爱这部歌剧,这部悲剧爱情故事之所以感人至深,是因为我们认同魅影这个人物。这个令人心碎的角色,类似《钟楼驼侠》、《美女与野兽》里的野兽。”

在改编剧本期间,舒马克与韦伯深入探索主要角色的成长背景,并且将歌剧院后台的琐碎小事编入主要情节。譬如音乐剧的版本,只约略提到“魅影”的童年,电影版本就以具体画面探索“魅影”的这段岁月,使观众可以更了解“魅影”的痛苦。

导演舒马克根据A.L.Webber 的版本,故事背景设定在1870年代的巴黎。为了捕捉当时的精神及风格,舒马克把这项重任交到美术设计大师 Anthony Pratt 的手上,A. Pratt 曾以《希望与荣耀》荣获奥斯卡奖。“我很早就高度欣赏安东尼的才华,能请到他参与实在是我太走运了!” 舒马克开心地说道。而安东尼也兴奋地表示:“这部电影的设计需要之大是吸引我的原因,我很乐意接受这项任务。”他为了设计出衬托本片爱情元素的背景,特意参考了该年代许多艺术家的作品,同时还参观了巴黎歌剧院。

本片的场景全部在Pinewood片场搭建,耗时10个月,材料的耗量计有:钢铁七十三吨,颜料一万五千公升,木材约九十二哩长,鹰架约五十一哩长。Pratt最大的挑战就是要搭建出本片的灵魂中心——“帕普雷歌剧院”,他以巴黎歌剧院为蓝本,建造出可容纳八百八十六个座位的两层楼剧院,内部还有许多金色雕塑的装饰。片中另一壮观的装饰,就是圆顶天花板的吊灯。为了符合电影的需要,吊灯总共制作了三个版本,一是平常看到的“主角”、二是应付吊灯砸落观众席的“替身”。三是为了“1919年”场景所用到的改良电灯版本。“主角”吊灯重达2.2吨,高17尺,宽13.2尺,造价超过一百三十万美元,所有坠饰都用上名厂Swarovski的完整水晶切割。拍完1870年代的帕普雷剧院之后,另一“1919年”的场景则呈现出荒废的对比画面。 Pratt 表示:“我们敲打剧院内部的装潢及雕塑,营造出年久失修的感觉,然后再扯下窗帘,在每样东西上制造灰尘。”另一重要场景是歌剧院的后台,选址在片场北侧的隧道搭建,曲折的通道营造出诡异的气氛,Pratt 的工作队伍更是巨细靡遗地落足心机。
为了打造1870年华丽的巴黎,舒马克聘请以 《伊丽莎伯》、《哈姆雷特》入围奥斯卡的 Alexanda Byrne (拜恩)担任服装设计师。舒马克要求服装既有“气盖山河”般的美丽,睿智,又要有故事性,为此Bryne 去参观巴黎歌剧院,研究1870年代的服装风格,融会贯通之后再以自己的想法设计服装。她率领的工作人员总共设计了千百套美仑美奂的戏服,令人惊艳!

以往《剧院魅影》的配乐编制多数以28人的管弦乐团伴奏,然而为了取得更戏剧性的效果,韦伯这次坚持找交响乐团来演奏录音。为了不负原版音乐剧的盛名,电影版的配乐是韦伯看过舒马克第一次剪接的影片之后,重新评估某段音乐是否需要重新演奏、录音及配器等。最后,他决定为多段剧情重新配乐编曲,并加上十五分钟的新曲描述魅影的童年、Christine 乘马车去父亲的墓前及结局Raoul重返公墓等。“当我看到Raoul到墓园那段情节,”韦伯回忆道,“我马上意识这段音乐需要重新谱曲,因为它与Raoul在电影一开始叙述的往事相呼应。”

由于资金雄厚,韦伯有机会制作管弦乐版本的配乐,也可以另写新曲,另谱新歌。他再找来老拍挡Nigel Wright 与音乐指导Simon Lee, 他们都是与韦伯合作多年的伙伴, Wright 更说道:“我们都期待《剧院魅影》电影版多年了,这是我们大展身手的机会。”Simon Lee 在电影开拍前的七个月就投入了工作行列,训练所有演唱的主要演员,确保他们的表演能够达到韦伯的要求。尤其是Gerard Butter 饰演的魅影,Simon 说:“Gerard虽然没有受过音乐剧的训练,但他有在剧团演出的经验。事实证明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他的确进步神速。”

“这些音乐令人为之动容,非常有震撼力!”Gerard 说道:“我已经听了无数遍,没有一次不感动的。”Emmy Rossum 也说:“韦伯的曲子难度非常高,幸好我有大都会歌剧院的训练功底,否则绝对唱不来!”

对导演舒马克与制片韦伯来说,选择《剧院魅影》的角色无疑是一大挑战。舒马克认为这部电影是性感的青年爱情故事,因此希望找到年轻的新面孔来饰演男女主角。这点在选择Christine这个天真的孤儿角色上,尤其费煞心机。女主角天真地相信从歌剧院暗处呼唤她的声音,就是垂死父亲许诺派来保护他的“音乐天使。”舒马克说:“这个角色美就美在她的清新及她对父亲的依恋,她相信‘魅影’可能就是死去的父亲。”他又说:“我们需要的年青女演员一定要散发出青春纯真的气质;此外,也要找到魅力十足的男演员来饰演让她左右为难的两个男主角!”

“舒马克是一个有办法的人,他一定能找到合适称职的新脸孔。”韦伯说,他将选角的重任全部交托给舒马克,自己则专注于男女主角之间的“和谐音色”。“我们一定要找到歌喉出众的演员,因为歌曲牵引着整部电影。”

舒马克需要找到魅力十足的“魅影”,而韦伯需要找的则是一位有摇滚气质的男星。他们都认为这个角色必须具备粗犷甚至带有一点危险的气质,而非一般循规蹈距的歌手,Christine之所以喜欢魅影,就是因为他具有这种特质。结果,他们终于找到了Gerard Butter。 Gerard 的银幕处女作是著名的《布朗夫人》,随后在英国第四电视台饰演爆笑摇滚巨星。1999年接演了两部电影Suddenly Last Summer与 《危机密布》。2000年对Gerard来说是重要的一年,他首先在《神鬼大反扑》中主演现代版的Dracula,随后又主演《神鬼传奇》,迷你电视影集《匈奴王阿提拉》更促使他于2001年荣获苏格兰电影精神奖。他最近的作品包括与Angelina Jolie合演的Tomb Raider - The Cradle of Life。导演舒马克就是因为欣赏Gerard在《神鬼大反扑》中的表现而属意他出任Phantom 一角。为了找到合适的声音与仪态,从而正确地演译Phantom这个角色,Gerard 拜师练习歌喉,并与音乐总监 Simon Lee 紧密排练,终于在韦伯面前以一曲The Music of The Night通过面试。

Patrick Wilson 是近年灸手可热的年轻演员之一。他在HBO自制电影
《美国天使》的演出使他入围金球奖,接着又主演了《围城十三天——阿拉莫战役》。 他主演的百老汇歌舞剧Oklahoma!连续两年入围东尼奖。其实在此之前他所主演的几部音乐剧如《灯红酒绿》、《脱线舞男》、《美妙的节奏》等都使他获得无数的奖项和殊荣。Patrick 的母亲是一位歌手,他的父亲任职电视主播,所以使他从小就迷上歌唱表演,偶尔也谱写歌曲。舒马克看过Patrick在舞台上的表演,知道他的歌唱了得,对他的评价是:“演技出众,又有天使般的歌喉。” 导演让Patrick饰演的Raoul 比音乐剧中的角色更有活力,让他在电影中变成一位更积极、爱逞强的浪漫人物,使他在Christine 眼中更迷人,对Phantom 的威胁更大。

电影中饰演脾气暴躁、反复无常的意大利女高音Carlotta,就是女配角 Minnie Driver。 尽管Minnie也有一副好歌喉,在片中却未能亲自上阵,改由音乐剧中饰演该角的专业歌剧明星Margaret Preece 代唱。然而Minnie 自己即兴加上意大利文的咒骂,获得导演击掌叫绝。她大笑着说: “我挖掘出大明星内心的那一面!Carlotta 就像是1870年代的麦当娜和凯里米洛的综合体,任何人都无法忽视她,她也认为所有的人只是绕着她转的卫星。”舒马克也表示:“她的表现超乎我的想象,恐怕连她自己也意想不到,这些最精彩的表演都是随兴而来的,主要是因为她很有幽默感。Minnie 是这个角色的不二人选,她很逗趣、又有威严,比任何首席女主角更有架势。”韦伯为这套电影新作了一首歌曲Learn to be Lonely,就交由Minnie演唱。这位英国演员也是歌手兼职作曲,可谓多才多艺,今年九月将推出她的第一张唱片。

《剧院魅影》的女主角Emmy Rossum 是这部电影的灵魂人物,今年19岁,柔美亮丽的外貌,精致的轮廓,再加上让人赞叹的熟练演技,为这部电影增色不少。戏中她扮演拥有极致绝美歌声的年轻女伶,徘徊在爱人与‘魅影’之间的情欲挣扎,最后为爱不惜付出一切代价,令人动容!
Emmy 1986 年生于纽约,七岁加入林肯音乐中心的大都会歌剧院儿童合唱团,接受音乐与戏剧训练。受训期间,曾参与多部歌剧的演出,与多位世界级的大师们合作,从中获益良多,并学会了五种语言。十一岁时参加电视剧的演出,如历史悠久的肥皂剧As The World Turns。 因为在大都会歌剧院学习可以以各种语言表演,因此她在电视影集《奥黛丽赫本传》饰演少女时期的赫本,清纯高雅的外型格外使人印象深刻。2001年,13岁的Emmy在首部电影处女作Songcatcher中饰演阿柏拉契孤儿Eladis Slocumb,并凭该片参选影展,赢得杰出表演评审团特别奖。Emmy 在片中演唱苏格兰民谣音乐是电影的一大重点,她的演技也为她夺得新人表演奖项目中的独立精神奖。乡村歌后桃莉巴顿看过试片后,有感而发写下母女合唱的曲子When Love is New,并和Emmy 合唱,收录在电影原声带中。

Emmy 这几年在电视电影的表现杰出,她被2000年的美国《综艺日报Variety》封为“十位最有潜力新人”之一。她最近的作品《明天过后》,《神秘河流》被纽约时报周刊誉为“演技令人膛目结舌。”舒马克与韦伯没有找错人。Emmy 具有纯真特质,又有纯熟的歌唱技巧。舒马克回忆说:“我们看到Emmy的第一眼,就有如五雷轰顶般地目眩!”

《剧院魅影》这部音乐剧终于正式搬上电影银幕,舒马克以全新的方式精心诠释这部感性迷人的浪漫爱情音乐剧。电影正式上映前,即获得2005年金球奖3项大奖的提名,包括了“最佳电影音乐喜剧片”、“最佳音乐或喜剧片女主角”和“最佳原创歌曲”,足以证明韦伯这位音乐大师无论在音乐剧或是银幕上,都展现出无比的音乐天赋。

在整部电影的制作过程中,韦伯和一流的制作群总共耗资超过九千五百万美金;为新的场景编写新的音乐,并编写了一首全新的歌曲Learn to be Lonely,由本剧女配角Minnie Driver亲自主唱。这些都是之前在舞台剧中所看不到的元素,加上新的剧情,更突显这部电影的独特格调。此外,还动员了数百位专业舞台剧演员参与演出,其中让人叹为观止的化妆舞会Masquerade一幕,就动员了120位专业舞者随着节奏明快的音乐翩翩起舞,舞姿优美,服装华丽,令人目不暇给;另外还有超大的水晶灯轰然坠落的场面,特别和世界著名的水晶公司Swarovski 合作,订制了这盏重达2.2吨的水晶灯。 超大制作的排场加上金球奖提名的衔头,使得电影未上画就造成轰动,吸引了无数期待的眼光。

《剧院魅影》风靡全球,舞台版本固然有其成功因素,但电影版本亦毫不逊色,除了更具气氛和张力之外,还加入了不少视觉上的元素,华衣美服与逼真的布景,这些都是在剧院内难以看清的。透过大银幕,尤其是在家中以DVD加上Plasma电视,任何细节都难逃我们的法眼。《剧院魅影》是一个爱情悲剧,也是一个童话故事,它其实和《美女与野兽》有许多共同之处。华丽的布景及宏伟的交响乐演奏,让我们游走于富丽堂皇的巴黎歌剧院同时,也深深感受到剧院下水道的阴森与恐怖!

>>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