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

文·【阿狂】


最近偶然播放一张CD,一听之下,惊为天人,便马上执笔为文,广为读者介绍,因为演录俱佳的CD有如凤毛麟角,不是时常会碰到的。

令我心折的这张CD是雨果的最新录音“红色经典”,由薛伟拉奏小提琴,许忠钢琴伴奏。

薛伟为雨果录了好些CD,大多数都非常精彩,而且录音的水平也大多达臻天碟的境界。

这张“红色经典”是薛伟为雨果录制的最新杰作,演绎与录音水平为他一系列的雨果CD之冠。在说这句话之前,我已仔细地聆听了薛伟为雨果制作的全部CD,最后不得不承认这张“红色经典”的录音最优异,而薛伟的演奏也最激情投入。

“红色经典”共录有14首曲子,其中前八首大概是创作于文革时代,因此不论是曲子的歌名或是音乐的旋律,都带着强烈的政治色彩,例如“金色的炉台”、“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苗岭的早晨”、“壮锦献给毛主席”、“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等。后面六首则是民谣小调,如“茉莉花”、“摇篮曲”、“新春乐”、“春节序曲”、“良宵”与“康定情歌”。

无论是政治色彩浓烈的红色进行曲抑或已在民间流传久远的民歌小调,薛伟都把它们衍化成神奇的音符与情操,令人听后产生强烈的共鸣。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全张CD的14首曲子在薛伟与许忠两人的手中,都变成令人回味无穷的音乐精华,在全长57分43秒的录音里,没有一刻会令人觉得烦闷。我很少在聆听一张CD时会从头听到尾,但在听“红色经典”时,我不只把14首曲子从头听到底,还重复地听其中的几首我认为值得Encore的曲子,例如: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茉莉花、摇篮曲、良宵与康定情歌。这样的执着,是我听音乐20多年来罕见的。这也说明这张CD的魅力浓郁,令人无法抵挡。

至于录音方面,我斗胆地说这是雨果老易的最佳之作(指小提琴与钢琴组合的录音)。从这张CD中,我深深地觉得老易已完全掌握了小提琴与钢琴这类组合的精髓,并通过“红色经典”这张CD,重新为这类组合的录音定下天碟的新标准与意义。我随手举几个例子来说明这张“红色”CD当红的原因。

第一首“金色的炉台”开首48秒里的钢琴独奏带有一股磅礴的气象。我估计在录音时,老易把Microphone摆在离钢琴稍远的地方,这虽然减少了那种近距离录音的近身搏战的贴肉感(最佳的例子是曾经介绍过的Philips出品的Tangos),但却更真实地把钢琴弹奏时的整体形象浮凸出来。老易的杀手锏还不只如此,他甚至把钢琴琴键敲击琴弦时的空气感、琴音在录音室的回旋堂音与丰富残响录下来。在第49秒小提琴开声之时,却令人觉得小提琴的声音实体较为清晰结实,音色的变化也清楚可见,这可能是小提琴的Microphone摆得较为靠近之故。无论如何,整体听来,我们会发觉薛伟是站在中间偏右的地方拉琴,小提琴的发音点大约离地5尺左右。许忠的钢琴则在左边稍后的地方,离地约3尺半的地方发音。小提琴与钢琴的平衡度也非常好,实在是完美的录音。

薛伟的小提琴造诣自然勿庸置疑。不过,我总觉得在他众多的录音中,似乎是以录“红色经典”时最为投入。在拉奏那些慷慨激昂的“红色”前进典子,可以感觉得到薛伟的激情与果敢,在拉奏茉莉花、摇篮曲时,则令人感染到他的柔情与委婉。整体而言,薛伟的演奏往往带有一股潇洒的灵气与自信。至于伴奏的许忠也是琴艺非凡,在这张CD中他时有精彩的表现。在第二首“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的第一分钟内,许忠的独奏气势庞大,宛如浩然雄伟的泰山,且带有一股王者之风,令人迷赏不已。

我曾经非常仔细的比较“红色经典”与薛伟先前灌录的“乡梦”(雨果, HRP 7127 G)。“乡梦”的小提琴较为娇艳,但琴音本身则稍为清瞿,伴奏的王耀玲的钢琴则录得较清晰(可能Mic摆得较近的关系)但堂音与残响没有那么丰富。“红色经典”的钢琴虽没“乡梦”的那么清晰晶莹,但却胜在空气较多,堂音与残响也较丰富,而薛伟的小提琴也录得较温润丰满,琴匣的共鸣声也较饱满。

整体而言,我觉得“红色经典”在“乡梦”的顶峰更进一步,是我目前所有小提琴、钢琴组合录音的首选,也是我测试Hi-Fi器材的另一张不可或缺的“鉴本盘”。

不过,有一点必须和大家分享的是,“红色经典”也挺考发烧友的控音能力。如控音制调得太大声,小提琴的琴声会变得较为尖锐刺耳;但是如果调得太小声,则钢琴的丰富堂音、残响与空气感便会消失不少。不过,一旦音量调到适中的水平时,则会发现钢琴声的宏伟和气派万千,而小提琴的声音则温润圆滑且感情充沛多娇。

这真是一张考死人的CD。依我看,发烧初哥或老雀都应人手一张,以便从中去发掘音乐与音响的乐趣。

>> 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