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韩剧《大长今》主题歌谈起

文 · 潘耀田

前些时候写了一首以两首韩国(朝鲜)民谣(《阿里郎》以及《杜拉及》)发展起来的二胡协奏曲。其中的韩国民谣素材被误认为是近来先后在中、港、台和新加坡都传播得非常火红的韩剧《大长今》主题歌。言下之意似在影射跟风。甚至还和“学术性”挂钩评论!其实还没弄清楚事实便妄加议论本身便没有学术精神。

为此还认真地去听了《大长今》的主题歌。发现曲风真有点相似。但这和说圣经参考了电影《宾虚传》一样令人啼笑皆非!因为就有如印尼名曲《美丽的梭罗河》一般。《阿里郎》和《杜拉及》都已经是世人皆知的经典韩国民谣了,甚至还有外国人改编的合唱和器乐版本(如发烧唱片《黑教堂》里已故英国著名指挥巴比罗里改编的《阿里郎》以及雨果的《卖花姑娘》等等)。

但平心而论,几乎所听过的韩国民谣,歌曲(不论南韩北韩)在韵味风格上都有相似之处,又好像是一脉相传似的。从小时候常听到的《阿里郎》、《杜拉及》以及《小白船》之外。举凡朝鲜电影《金刚山姑娘》和《卖花姑娘》里的多首插曲以及当年中国东方歌舞团歌唱家远征演唱的《纺织姑娘》等等都如此。而且不知是否巧合,绝大多数的这些歌曲都是三拍子或复二拍子的(68拍子,感觉接近三拍子)。和声与配器基本也倾向西洋化,民族乐器整体来说只能算是配角,作用还是很大的,但能形成一种令人一眼便能认出来的民族特色,而且不分南北。我觉得这和语言有很大的关系。歌曲当然如此,在器乐合奏曲里韩语的抑扬顿挫,婉转曲折也自然流露,就有如我们听改编或移植自地方戏曲唱腔的华乐合奏里所保有或多或少的一份乡土味。

无论如何,通过这些歌曲让人感觉到韩国人的豪爽、刚烈和深情。不论南韩北韩也都一样。但如今南北韩形同水火。是不是也因为从古到今都如血一般流在他们心胸之中的无比刚烈和无限柔情?

>> 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