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爱莫扎特

文·【罗国平】

有段时间,闲来无事,在家里饱饱地听了几天莫扎特。听后发现,无论再听什么音乐,也觉得是噪音,嫌吵吵。而且听莫扎特时,无论音量开多大,也丝毫不减轻柔的秉性。但同样的音量,突然转成贝多芬或是其它的音乐时,音量之大,总是震得人吓一大跳。原来,莫扎特本真自然、如同山水清音的节奏和旋律,恰好与大自然的韵律一拍即合,所以听起来当然轻松舒畅,音量再大也悦耳动听。怪不得傅雷称莫扎特的音乐为“天籁”。

听莫扎特的《G大调弦乐小夜曲》,感触尤深。第一乐章是那般的舒缓裕如,徐疾有致,完美无瑕。他高蹈世外,陶醉于他的世界里,仿佛这人间只有美好、美丽、欢乐和幸福。但他表达这种心情时,不是笑逐颜开、欣喜若狂,而是平心静气、温文尔雅,如同蒙娜丽莎的微笑。他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他怡然自得,而非洋洋得意、得意忘形;他不偏不倚、不温不火,而不是玲珑八面、四平八稳。纯净、纯粹得如同刚刚从岩石里涌出的一股清泉,不带一丝市井气、市俗气和市侩气。他的第二乐章,潇洒自如而不放任自流;轻松轻快轻盈,而不轻浮轻狂轻佻。如同天边一抹恬淡的轻雾。

在他的音乐里,从无大喜大悲、大起大落的极端情绪,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庸之美。其均衡、和谐,宛如倾国倾城的绝代佳人,“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因为他深黯物壮则老、太刚易折的老庄哲学和佛禅之道,所以总是点到为止、留有余地,总能够找到最适宜、最适度的分寸,恰到好处地表达自己。

莫扎特的单纯和纯净,看似简单、平淡,其实是举重若轻,化繁为简,如同易经八卦,虽然只有阴阳两爻,却变幻无穷、奥妙无尽,参透宇宙玄机;所以再听门德尔松时,觉得太过简单、幼稚和稚嫩;再听肖邦的爱国、革命,贝多芬的崇高、悲怆、命运、英雄等“黄钟大吕”时,甚至也觉得显得心胸狭隘和小家子气。与莫扎特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相比,舒伯特无处不在的忧伤,无风也起三尺浪,无端地勾起人莫名的伤感,实在是影响人的好心情。

贝多芬的狂躁不安、急促冲撞,情绪的肆意渲泻,震耳欲聋的急管繁弦,怎比莫扎特的轻言细语、柔声轻诉、和风细雨、春雨润物,更慰贴人心!而这使本是心疲力倦的都市人,更加紧张兮兮、不堪重负。而那大张旗鼓、兴师动众的隆重排场,也无端平添了一份沉重。一个字,累!肖邦的年轻气盛、血气方刚,疾风骤雨式的冲动和狂热,又怎么能与莫扎特的心平气和、心如止水相比。

尘嚣浊世,有多少焦虑不安、落魄失意的灵魂,在莫扎特的世界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块释放郁闷、抚平伤痛、聊以慰藉的心灵的栖息之地。能够活在莫扎特音乐的天堂里,此生足矣!

>> 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