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音乐人间

文·【潘耀田】



音乐与人

人创造了音乐,因此:音乐在很多层面上也保留并反映了人性的种种精神面貌--有美有丑,有幽默,有愤怒,有狂喜,有恐惧等等。而我相信:一个人之会备受赞赏和尊重,主要是因为他的人格以及才干,和他的出身与种族并无多大的关系,同样的:音乐的好坏,也不在乎形式,新旧或风格,更不应有区域之分,但你若试图把不同种类的音乐作个高下之比,那是不明智也不会有结果的,就好象人比人,不同的种族,有如不同的器乐演奏方式,其中妙处、难处,欣赏角度和表现手法都各有不同,不可能一概而论。

音乐与生活

音乐艺术的本质和我们很多生活处世基本要求以至道德观念都息息相通的,例如:好音乐的特点除了出神入化的技巧之外,更重要的在于诚心诚意,精益求精等精神的体现,最终也是情之体现,能否石破天惊,感人肺腑,就在此龙晴一点。

世上有许多事都是知易行难的,但知其所以然要比不明就理好,音乐的学习过程更是如此,眼高手高(有眼光、远见和先天后天的技巧)固然最好,眼高手低也不全然坏,清楚自己的缺点,还有改进的希望。眼低手高,看来似乎不可能成立,事实上却有如此现象,表面看来严然高手,细察之下却少了灵性和内涵,殊为可惜!最绝望的还是眼手俱低,还好上天是仁慈的,这些人也有幸福的一面--他们很多时候也不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因而其乐也融融。

在音乐的领域里有些事也和人生一般无常,看看历史和周围所发生之事,这些一再重演的现象,从那些最初或一生都不被赏识的作曲家和那些一生尊荣但也很快便为后世所遗忘的作曲家的生平和作品中,我们都能体会到。

幸亏的是:好的作品犹如马勒(Mahler)所预言的:“我的日子终会来临”一般,很多(也许不是全部!)都终于有杨眉吐气的一天。

关於感动

令我深深感动和起共鸣的音乐,不一定是大型作品,往往有很多小型之作常令人低徊不已。有很多大型作品就象大机构一般,有豪华显赫的排场,高贵慑人的气派,不幸同时也难免有很多繁文褥节,以致在办事的灵活性以及效率方面有时反而不如小机构。此外,大小型作品在气质上也象都市人和乡下人,都市人生活比较多姿多彩,就有如大型交响乐的缤纷音响色彩,充满了各种趣味性和刺激感,但生活忙碌,脑筋无刻不动,思想瞬息万变,得失观念较强,易给人浮夸和人情味薄的印象,和乡下人纯朴天真的透明性格比较,平和的乡人就显得较容易亲近了,最教人欣赏的还是那份毫不矫饰的真情流露,音乐的最后和最高的目标不正是这个吗?

自然说

音乐创作灵感来自大自然,自古以来轶话不断,脍炙人口如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孟德尔颂的芬格尔山洞序曲,李察史特劳斯的阿尔卑斯交响曲。中国古琴曲里的「高山」,「流水」,「渔歌」以及「潇湘水云」等更把人和大自然的交流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大自然是不经人工修饰的,浑然天成,了无造作。回归自然,师法自然一向是艺术家们所努力追求的方向和目标之一。

在日常生活里,我们常听人说,无论做什么事都不可勉强,这里头便有自然的意思,而表演艺术更讲究这个原则,以期让观赏者在视听上得到一个恰如其份的印象。这个自然和大自然的自然似乎有点不同,但本质上最一样的,严格来说,人也是大自然的一份子,违反了大自然的规律,是一件有损无益的事,环保运动便是要唤醒人类的大自然意识。

我们常说,某某人唱或奏得不自然,其中一个原因也许是发音不准,而发音不准便是一种违反大自然规律的行为,这种情况容易被察觉,因为人在先天(生理上)和后天(自觉和不自觉的接触和薰陶)上都或多或少的有这种所谓自然的判断力。另一方面,随着人类的进化,环境的变迁,我们的天赋(也即是大自然赋予的)的能力,是否有日渐衰微之势?而现代人在破坏大自然之余也常做些伤害自己身体的事,例如长期在大音量猛烈轰击下,使听觉器官受到无可挽救的损坏,这些惩罚性的后果是否在提醒我们,我们和大自然的至亲关系已逐渐因为生活环境的剧变而日趋淡薄了呢?

外一章

一般人不容易接受新旧古典音乐、民间音乐,也批评歌剧、民歌、民间戏曲、艺术歌曲法为自然的唱法,而却泰然的接受了流行歌曲、乐曲里电气化的音色以及音量,认为这才是自然的声音,这诚然是受了环境的潜移默化。

我们也许应该检讨一下这些从日常生活中逐渐培养起来的直觉判断力,这些直觉的反应,怆促的论断,是不是不给自己和有关对象一个机会的惰性表现呢?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再三检讨我们所谓的自然的「正确」程度,从而也引申到那些得到大多数人认同的事物,人人都熟知和有名气的事物,是不是都真的出类拔粹呢?也许通过历史以及独立思考能给我们一个较圆满的答案。

 

>> 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