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谣随想
文 · 富文

现在提起新谣,居然是那么遥远的事。新谣不再新,但它在新加坡本土文化历史上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遗憾的是它已成为历史,而我们的歌在哪里呢?

2004年新谣的一位灵魂人物梁文福出版了《新谣:我们的歌在这里》,书中详细地阐述了新谣的历史,涵盖了新谣的源头、其中的发展和各种活动、新谣的作品、人物及其影响和意义。我看了这本书后才发觉自己其实只了解新谣作品和历史中的一部分,主要是梁文福和海蝶系列的作品。

2009的新年我到滨海城看一场演出,参加表演的都是本土歌手,其中“野鸽子”小组的演出勾起了我对新谣年代的回忆。当晚“野鸽子”的表现和专业艺人相比,毫不逊色,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虽然小组的成员都不是全职歌手,但精湛的演出和小组合唱的形式令我回味无穷。
新谣的全盛时期大概是1985至1990年间。从新谣的第一张唱片专辑《明天21》开始,本土新谣创作开始摆脱早期台湾民谣的风格,从爱情、友情、亲情、国家、社会、文化等广泛题材中注入新加坡本土的风味和特色。

提起新谣谁都不会对梁文福这个名字感到陌生,但陈志群这个名字或许就没有太多的人知道了。志群是我中学就认识的朋友,那时他的钢琴和小提琴已经玩得顶呱呱,高中时开始编曲。在新谣的全盛时期,很多歌曲都是由志群编曲;或许是我喜爱古典乐的关系,我总对有运用古典乐器配乐的歌曲情有独钟。

志群编曲时喜爱运用独奏,对他来说是驾轻就熟。但志群也跟我说过,用乐器伴奏要花时间,制作成本也会增加,还要找乐师,不比只用电子琴来得轻松,对于制作成本有限的新谣录音,真的是不容易。对于梁文福的作品,我尝试问我自己到底是喜欢他的词还是他的曲,不管你从哪个角度去看,梁文福的作品是风格独特的。我觉得他的作品最大的魅力肯定是他的词。
大多时候他的曲都是清清淡淡的,但曲中却暗藏了震撼力。回头看文福的新谣作品,有令人心动的情歌;有充满温情,叙述友情和亲情的歌;还有他那一系列不断打动我在那段叛逆的年代对社会批判的歌曲。

文福的歌曲有着浓厚的新加坡风味,他的用词多样化和大胆,歌词中常运用了本土的语言、方言以及马来语。这些歌曲可能会因为时空和文化背景的关系不能让所有人都能欣赏和了解,但这些作品对反映那个年代新加坡的本土文化有着重大的意义。提起梁文福我就联想起台湾叛逆歌手罗大佑,梁文福和罗大佑的词同样对那个年代甚至是现在的我具吸引力。我就喜欢那种敢讲出心里话及一针见血的表达方式。我常常在想文福的风格是不是多少受到罗大佑的影响?但我从他们的录音资料发现,几个专辑,如:《未来的主人翁》、《之乎者也》、《家》、《爱人同志》、《恋曲2000》的制作年代是同步的。难道是因为那个年代,所以才出现那样的作品吗?
虽然新谣已经是一个历史,但从新谣到现在名声响亮的本土天后孙燕姿,我相信新谣对于推动新加坡歌曲发展到今天的成就,肯定有重大的影响。回想文福清纯的《写一首歌给你》、友情的《细水长流》和《岁月列车》、一点点心酸的《新衣哪有旧衣好》、因涉及敏感字眼而被广播局禁播的《阿Ben、阿Ben》、很新加坡的《麻雀衔竹枝》和《新加坡派》、很多典故的《历史考试前夕》等,真是写也写不完。

新谣就是这样地令人回味……
>> 回顶端